|
||||
|
|
|
科 別:樟科Lauraceae |
||
學 名:Cinnamomum camphora (L.)N.&E. |
||
英 名:Camphor tree |
||
別 名:香樟、本樟、香蕊、番樟、烏樟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日本關西以南;臺灣 |
||
小秘密 |
||
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樟樹,我的樹體含有一種「醚油細胞」經過蒸餾後可提煉出樟腦油,這可是樟腦丸的主要成份呢! |
||
小檔案 |
|
|
常綠大喬木,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氣味,樹幹高達13公尺以上。單葉互生,葉形是卵狀或橢圓形,葉子的表面光滑而有光澤,葉背則略帶白色。每年春季開出黃白色的小花,10月左右則結成紫黑色 |
||
、黃豆般大小的核果,可吸引鳥類前來取食。樟樹是台灣重要的鄉土樹種,樹皮因生長速度趕不上樹幹的生長速度,而有許多明顯的縱溝裂,有如文章一般,所以在「章」字旁加一「木」字。但是這樣的縱溝裂在幼樹樹體上並不明顯。 樹體含有一種「醚油細胞」,醚油細胞會產生精油,所以全身上下每個部位都有香氣,這種香氣有除蟲的效果,其中以幹頭的精油含量最多,可提煉樟腦油、樟腦丸。依精油成份的不同,主要有四個品種,即本樟、芳樟、陰陽樟、油樟。被樹冠綠蔭,樹葉經揉搓後,會散發芳香,為優良之行道樹、誘鳥樹。
木材雖然耐腐防蟲,常被製成書櫥、衣櫥,也是雕刻的上等材料,可是樹體卻敵不過介殼蟲的危害,由於密植不通風,一來介殼蟲的蟲卵不易飛散,二來介殼蟲有介殼保謢不易防治,因此被介殼蟲危害的枝條最後都難逃枯死的命運,要想減緩蟲害的擴散,最好的方法是將枯枝燒掉。 |
|
|
|
科 別:桑科Moraceae |
||
學 名:Ficus benjamina L. |
||
英 名:Banjamin fig、White bark fig |
||
別 名:白肉榕、孟占明榕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中國、印度、馬來西亞 |
||
小秘密 |
||
看我的名字應該就可以猜得到,沒錯!我就是枝葉會下「垂」的桑科「榕」屬植物。別看我一副慵懶的模樣,我可是很受歡迎的。 |
||
小檔案 |
|
|
常綠灌木或喬木,樹皮灰白色,平滑。自然分枝多,枝葉下垂,常垂生多數氣生根。單葉互生,卵狀橢圓形,先端長尾尖,革質,濃綠富光澤,葉緣波浪狀。隱頭花序球形,單生或成對,腋生,無梗, |
||
表面黃白色略佈紅點。隱頭果成熟時由紅色轉為紫黑色。姿態柔美,耐蔭性極強,可作室內擺飾。在中藥上是很好的藥材,譬如葉子可以治療皮膚潰瘍,乳汁可以治療身體衰弱等。 |
中 名:菩提樹 |
|
|
科 別:桑科 Moraceae |
||
學 名:Ficus religiosa L. |
||
英 名:Botree、Peepul tree、Pipaltree |
||
別 名:畢本羅樹、思維樹、覺樹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印度、緬甸、錫蘭 |
||
小秘密 |
||
我不但葉形美,可做葉脈標本之外,我還是佛教的聖樹唷!因為啊....遠在2000多年前,希達多太子就是在我老祖先的樹下悟道的呢。 |
||
小檔案 |
|
|
半落葉大喬木,具下垂氣生根。為適應熱帶雨林的大量雨水,不但葉尖會指向地下,減輕雨水的拍打,根壓更是大得驚人,在早上時常可見到樹葉分泌出水珠並由葉尖滴下。單葉互生,心形,厚紙質或 |
||
革質,具長柄,先端有長尾,葉脈明顯,葉表面有光澤,極易辨認;新葉紅褐色,老葉深綠色。雌雄同株,花期6∼9月,隱頭花綠色,偏球形,集生於幹上,雙生無梗;隱頭果綠褐色上有暗紫色斑點。繁殖可用扦插或種子播種。菩提樹為佛教聖樹,其種名religiosa乃「神聖的」、「宗教的」之意,是為紀念希達多太子於此樹下悟道而命名的。生長迅速,耐旱性強,樹形優美,適宜作為觀賞及行道樹。 花具發汗解熱之藥效。木材能製器物。葉肉厚硬,葉脈網紋密集,經強鹼或肥皂水水煮後,製成葉脈標本,可做書籤或彩繪。 |
中 名:黃邊虎尾蘭 |
|
|
科 別:龍舌蘭科 Agavaceae |
||
學 名:Sansevieria trifasciata cv."Laurentii" |
||
英 名:Snake plant、Mother-in-low's Tongue |
||
別 名:金邊虎尾蘭、千歲蘭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印度、非洲 |
||
小秘密 |
||
我雖然也可用葉插法來繁殖,但是由於我控制"黃邊"的基因位於地下莖,因此在做無性繁殖時,記得要帶有部份的地下莖,才能維持我原有的黃邊哦! |
||
小檔案 |
|
|
黃邊虎尾蘭為虎尾蘭中的大型品種,生命力強韌,耐旱,在台灣普遍生長。肉質葉片簇生於地下根莖,葉形為劍形,葉面暗綠色,除了有深綠色紋帶,更有黃色之葉緣。成株每年均能開花,花軸自葉中 |
||
抽出,花色為白色至淡綠色,具香味,但以觀葉為主。 有黃邊的品種,除了"黃邊"之外,尚有"美葉"及"黃短葉",在高度上以"黃邊"最高,"黃短葉"最矮。 |
中 名:阿勃勒 |
|
|
科 別:蘇木科 Caesalpiniaceae |
||
學 名:Cassin fitula Linn |
||
英 名:Goldon Shower Tree |
||
別 名:黃金雨、波斯皂莢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印度、熱帶地區 |
||
小秘密 |
||
我有一個很美的別名,叫做「黃金雨」,因為一旦我開花時是滿樹金黃,掉落時則有如細雨紛飛,美翻了吧! |
||
小檔案 |
|
|
落葉大喬木,樹皮平滑,灰白色;樹枝長而下垂。一回偶數羽狀複葉,四至八對小葉對生,倒卵狀長橢圓形,大型,全緣,葉面平滑,顏色鮮亮。總狀花序腋生,金黃色,成串下垂;花期夏季,盛花期 |
||
往往可見滿樹金黃的美景。阿勃勒的葉子,是銀紋淡黃蝶和水青粉蝶等一些粉蝶幼蟲的食草。 果實為棍狀長莢果,秋冬成熟,由綠轉為黑褐色,質硬,不會裂開,稱為「節莢果」;莢果筒形長條狀,各子一室,種子扁圓形。各格室具有瀝青狀的黑色黏質,有異味,可以抑制種子腐壞和發芽,直到遇到適合發芽的時機。繁殖可用扦插或播種法。 |
中 名:朱蕉 |
|
|
科 別:龍舌蘭科 Agavaceae |
||
學 名:Cordyline fruticosa (L.) Goepp. |
||
英 名:Tree of kings |
||
別 名:紅竹、千年木、朱紅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中國、印度、馬來西亞 |
||
小秘密 |
||
由於我紅色的葉子上面有綠色的線條,莖又直立,因此常被應用在庭園觀賞、室內盆栽或供花材之用。 |
||
小檔案 |
|
|
莖單幹直立,表面光滑有明顯環紋。葉片有柄,簇生於莖頂;成株能開花,圓錐花序頂生。葉色鮮紅,依品種有變化,抗污染性強。 |
中 名:變葉木 |
|
|
科 別:大戟科 Euphorbiaceae |
||
學 名:Codiaeum spp. |
||
英 名:Croton、Variegated laurel |
||
別 名:彩葉木、變色葉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熱帶、亞熱帶亞洲及澳洲 |
||
小秘密 |
||
我的親戚很多喔!以葉子的形狀來分就有闊葉、細葉、戟葉、螺旋葉、母子葉等;以葉片顏色來分也有紅、橙、黃、綠等色,我們可都是一家人。 |
||
小檔案 |
|
|
本屬原種僅有六種,但園藝栽培上卻發展出數百種品系,而且即使是同色的品種,也會因管理方式及生長溫度的不同,而長出不同葉色,因此葉子的形態可說是交雜變化,因而有變葉木之名。 |
||
全株具白色乳液,有毒,不可踫觸皮膚。會從葉腋長出白色的花。生長環境需要充足的陽光,葉子才會豔麗。溫度要保持在20℃以上。 |
中 名:武竹 |
|
|
科 別:百合科 Liliaceae |
||
學 名:Asparagus densiflorus (Kun.)Jes. |
||
英 名:Sprenger asparagus、emerald fern |
||
別 名:天門冬、杉葛、吊竹、天冬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南非 |
|
|
小秘密 |
||
在本省各地的花圃、花台、陽台的花台都常常可以看到我。我受歡迎最大的原因在於我有極佳的耐旱、耐陰的能力,而且全年翠綠茂盛。 |
||
小檔案 |
|
|
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植株叢生狀,地上莖直立或懸垂性,帶刺,有許多互生的細莖,青翠細緻優雅;地下橢圓形塊莖肥大,可以儲存水份。扁平細長像葉子的部分1∼4枚其實並不是葉子,而是一種「葉 |
||
狀莖」,真正的葉片已退化。夏季至秋季開花,花朵乳白色,小型,單一或叢聚,有牛奶的香味。漿果圓球形,成熟時由青轉紅,內有種子一顆。種子黑色,圓球形。繁殖時,可用播種或分株法。 因為是多年生植物,不像一、二年生植物需要常常更換植株,用武竹來綠化環境比較節省管理資源。 |
中 名:茉莉花 |
|
|
科 別:木犀科 Oleaceae |
||
學 名:Jasminum sambac Ait. |
||
英 名:Jasmine、Arabian jasmine |
||
別 名:木梨花、抹麗花、夢您花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印度、阿拉伯地區 |
||
小秘密 |
||
我的花朵白色,凋謝前會漸漸轉為黃色,芳香四溢,為常見的香花植物。另外,若將我的花朵蒸餾,可得茉莉花露,還可製成茉莉香精唷! |
||
小檔案 |
|
|
半落葉蔓性小灌木,匍匐狀叢生,小枝略具稜脊且帶有毛。葉對生,近全緣,橢圓或廣卵形,先端鈍或凹,基部圓形,濃綠色富光澤,葉脈明顯呈羽狀;嫩枝、葉柄及脈上有柔毛。 |
||
花期很長,從春天到秋天不斷開放,以盛夏開得最盛。花朵潔白芬芳,有單瓣、重瓣之別,近凋時轉黃色。果實為漿果,2裂,但結果率極低。繁殖可用壓條或扦插,生長健旺,栽培容易。 花朵芳香四溢,可當香花植物栽培;花朵經蒸餾後,可得茉莉花露,可供製茶種香料及製茶用;芳香療法可消除疲勞、抑鬱。根之浸液對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。根、葉可退燒及治療燒傷。 |
中 名:紫茉莉(白花) |
|
|
科 別: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 |
||
學 名:Mirabilis jalapa L. |
||
英 名:Four- o'clock、Marvel-of-Peru |
||
別 名:煮飯花、白粉花、胭脂花、晚妝花 |
||
原產地及分布:熱帶美洲 |
||
小秘密 |
||
我的花朵開得很美吧!其實,你們知道嗎,我並沒有真正的花瓣,你們所欣賞的可是我的花萼唷! |
||
小檔案 |
|
|
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作一、二年生栽培,高可達1公尺。莖直立,多分枝,節處膨大如關節狀。單葉對生,葉片卵形先端尖。花開於莖頂葉腋處,花大多紅紫色,故名「紫茉莉」,但是由於自然雜交及育種,已有白、黃、淡紫、及斑紋花色等。 |
||
花期夏至秋季,白天的花朵像睡著似的,縮起來只看到一根根圓柱形的細管,日落黃昏時則接二連三地綻開,好像在提醒該準備晚飯了;花朵有芳香氣味,但是只有一個晚上的壽命。瘦果近球形,為宿存的苞片所包,果皮帶革質,有細縱紋及橫點紋,熟時黑色。種子白色,內部充滿白粉狀胚乳。
將花朵摘下壓榨取汁,可塗抹在嘴唇上,所以又叫做「胭脂花」;種子中富含胚乳,乾燥後變成白粉狀,可拿來敷臉,因此又有「白粉花」之名。
可供花壇或盆栽用。塊根粗壯,藥用可治胃潰瘍、關節炎,但是使用不甚會對人體造成毒害。 |